首页

踩踏国产

时间:2025-05-29 03:37:34 作者:涉案151人、4300余万元 警方侦破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浏览量:87044

  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记者 孙自法)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7月26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简称“国家地震预警工程”)竣工验收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历经5年建设已全面建成,实现了分钟级地震速报向秒级地震预警的跨越式发展,总体功能与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的全面建成,填补了中国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的业务空白,突破了地震预警、烈度速报系列核心技术瓶颈,自主攻克多网融合、海量实时数据秒级处理、多中心多算法综合决策、海量用户亚秒级信息发布等技术难题。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建设完成观测站点15899个,国家级中心3个、省级中心31个,在华北、东南沿海、南北地震带、新疆天山中段、西藏拉萨周边等5个重点预警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分钟级烈度速报能力。

  据中国地震局介绍,国家地震预警工程是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地震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中国地震局正式启动项目实施,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广电总局等部门支持下,在应急管理部指导下,经国铁集团、国家管网集团、中国铁塔等相关行业、企业共同努力,历经5年攻坚克难,组织完成项目批复的全部建设任务,于2024年7月25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启动实施以来,中国地震局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以“稳、准、快”为要求,不断夯实台站观测基础、完善技术系统功能、拓展信息应用领域,建成台站观测、数据处理、紧急地震信息服务、通信网络、技术支持与保障五大技术系统。国家地震预警工程还开展服务终端、手机应用、电脑客户端等发布示范,进行了铁路、管网、电网、核电、燃气等行业对接服务,拓展电视、乡村大喇叭、IPTV等应急广播播发试点,丰富微信、支付宝等公众移动应用服务渠道,具备亿级覆盖、秒级触达的广域快速服务能力。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在系统试运行期间,先后经历2022年四川泸定6.8级、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等地震的实际检验,快速产出准确可靠的地震预警参数、地震烈度分布等信息产品,为政府抗震救灾、行业应急处置、公众紧急避险和地震科学研究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完) 【编辑:李太源】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长征路上学党史丨红军兵站贡米飘香

为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永德县大雪山乡从1997年开始带动民众发展坚果种植产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地推行坚果林下种植、养殖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全乡发展坚果16万亩,覆盖农户4600余户,坚果年产值达2亿元。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团长赵秀君表示,“此次培训班我们将延续1986年‘百日集训’的成功模式,组织精兵强将进行‘整剧式’传承,老师们也将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发挥‘一颗菜’精神,将戏曲艺术的传统精髓延续下去。”

老郑州新青年 郑州商城遗址“五一”假期有点潮

“卫龙这次‘明知故犯’,这与可能其质量内控体系的形同虚设有很大关联。”朱丹蓬认为,卫龙接下来不仅产品出口会受挫,还可能对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造成较大影响。

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

拍摄一张照片,点击发送键,短短几秒钟,一张图片在量子光的运载下穿过光纤,出现在另一个终端的屏幕上,完成信息的安全传输。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量子通信实验室里,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演示着量子直接通信样机每秒千比特量级的通信速率。

山西岢岚非遗工坊:老手艺激扬新梦想

通过数字化拍摄制作,师生们以VR全景视图展现徐田村的古建筑风韵,“村Art”艺术画廊、“网络强村”直播间等尽收眼底,让游客体验云端沉浸式游览;运用清朝武举殿试、清代官员品级服饰、清代私塾讲堂等文化元素,师生们设计出武将文化主题的交互式H5,让网友在指尖体验“过五关斩六将”;记录徐田村的独有风光与村容村貌,师生们创作出《徐田的小美满》MV,唱响“广东的大理”这一文旅新标签。团队从去年开始调研,至今拍摄制作7条短视频及6幅VR视图,创新的传播形式让徐田村村史“活”起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